<track id="ljrtq"><em id="ljrtq"></em></track>

    <span id="ljrtq"><output id="ljrtq"></output></span>
  1. <ol id="ljrtq"></ol>

    1. <optgroup id="ljrtq"><li id="ljrtq"><del id="ljrtq"></del></li></optgroup>
    2. <acronym id="ljrtq"><sup id="ljrtq"></sup></acronym>
      • 索 引 號:0000143493704810032/2025-00220
      • 主題分類:主要負責人解讀
      • 發布機構:政府辦公室
      • 成文時間:2024年08月26日
      • 文  號:
      • 發文時間:2024年08月26日
      • 標  題:【負責人解讀】《滕州市農村通村通戶道路硬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5年)》新聞發布會
      • 效力狀態:有效

      【負責人解讀】《滕州市農村通村通戶道路硬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5年)》新聞發布會

      8月26日上午,滕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以“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新聞發布會,邀請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農村通村通戶道路硬化提升行動等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人

      趙 強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高繼文 市農村公路事務中心副主任

      姚方超 市交通運輸局發展規劃和建設管理科科長

      楊 斌 市農村公路事務中心主任助理

      主持人

      刁文鑫 市委宣傳部新聞工作室副主任

      “四好農村路”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推進的一項重要民生工程,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作出“四好農村路”重要指示批示十周年。長期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發揮“四好農村路”對鄉村振興的先行引領和服務支撐作用,將農村公路與區域發展規劃深度融合,科學謀劃“四好農村路”建設,相繼出臺《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實施意見》《交通強國“四好農村路”建設和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方案》《“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和《滕州市農村通村通戶道路硬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5年)》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確總體思路、任務目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推動了“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推動滕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和交通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公路通車總里程3431公里,公路密度達229.49公里/百平方公里。

      一、全力“建設好”農村公路。一是強化資金保障。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印發《農村公路建設投資政策》等文件,加大本級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力度。同時,拓寬資金籌集渠道,建設交通投融資平臺,較好地破解了資金難題。2023年爭取的省農發行“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政策性貸款,為“四好農村路”建設提供了堅實的資金保障,滕州交通投融資平臺建設入選全省“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二是加強規劃引領。將“四好農村路”納入滕州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農村公路建設與鄉村建設、人居環境、產業布局、全域旅游等規劃有機結合起來,建設了蓮微綠道旅游公路等一批旅游路、資源路、產業路,促進了農村地區因路而興、因路而富、因路而美,營造了“公路圍繞產業建設、產業圍繞公路發展”的良性局面。三是強化質量監管。落實“三同時”“七公開”制度,實行“專業設計、專業監理、專業驗收”,委托專業檢測機構對農村公路進行質量評定,組織公安交警、應急等部門聯合驗收,積極發動群眾參與,形成“政府監督、行業監管、專業監理、企業自檢、社會參與”的五級監管體系。近5年來,累計投資約19.3億元,實施路網提檔升級720公里,完成農村公路大中修1061公里,改造農村危橋39座,基本形成全域覆蓋、布局合理、設施完備、通達順暢的農村公路網絡,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逐年提升。截至目前,全市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3101公里,密度達207.5公里/百平方公里,優良路率為80.27%,優良中路率為90.81%,列養率和經常性養護率保持100%,各項指標處于全國縣級領先水平。

      二、持續“管護好”農村公路。一是完善管養機制。實施周期性強制性保養,注重預防性養護研究,通過招標擇優選擇養護隊伍,推動農村公路由應急性養護向周期性、預防性、市場化養護轉變,農村公路列養率保持100%,自動化檢測率保持100%。二是“路長制”實現全覆蓋。印發《農村公路“路長制”實施方案》,建立“總路長+縣鄉村三級路長”的“路長制”管理架構,全面落實市、鄉、村三級“路長”在農村公路養護、路域環境整治、路面揚塵防治和道路綠化等方面的責任,形成了“以縣為主、分級負責、群眾參與”的養護格局。三是建設智慧公路。建設交通運輸一體化平臺,形成天地一體“交通綜合監控網絡”,全市縣鄉公路增設數據采集點73處、交通量調查視頻監控112處、橋梁視頻監控98處,16座大橋布設了智能攝像機和數據傳感器,實時監測橋梁結構變形、撓度變化和應力應變等風險隱患,橋梁安全實現健康指標智能監測。

      三、精心“運營好”農村公路。一是服務保障有力。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達5A級,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率100%,全市開通公交線路75條,其中城鄉公交線路46條,建設城鄉公交首末場站12處、站點牌1639個,實現了行政村(居)2公里以內公交線路全覆蓋。同時,形成了以市級快遞園區為中心、鄉鎮快遞共配中心為集散、村級快遞公共服務站點為支撐,運行高效穩定的農村寄遞物流服務體系,“快遞進村”通達率達100%。二是安全設施完善。落實“三同時”制度,農村公路安防工程與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開展農村公路安全防護工程建設,委托專業設計單位對農村公路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和施工圖設計,先后完成村莊、道口標志標牌1萬余個、標線30.9萬平方、減速帶1.3萬米、警示樁(道口樁)1.97萬個、波形護欄2.1萬米,保障了農村公路安全暢通。三是探索“四新”應用??h鄉道大修推廣應用“冷再生”技術,減少了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縮短了施工養護時間,實現了經濟上節約、環境上保護、技術上可行。在實施危橋改造中,針對部分橋況良好、基礎穩定、檢測可以繼續使用、位置不在主要道路上的石拱橋,采取以維修加固為主、拆除重建為輔的技術方案,取得較好效果??h道馬河橋危橋改造采用套拱加固技術,鄉道東洪林橋危橋改造采用波紋鋼板加固工藝,在山東省境內均屬農村公路首次應用,填補了農村橋梁加固技術空白,在后續危橋改造中,工藝得到推廣應用,大大降低了改造成本,縮短了施工工期。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建設“交通強市”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兩環兩連六站場”重大交通項目部署,全力推進臨滕高速、濟棗高鐵、蓮微綠道旅游公路、龍嶺路西延建設,加快構建完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大格局,高標準創建“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奮力開創“交通運輸”服務鄉村振興新篇章。

      答記者問

      高繼文:近年來,我市先后實施了“村級公路網化”“戶戶通”“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通村通戶道路提升”等一系列全域建設活動,每年實施縣鄉道大修、危橋改造等項目,切實改變了農村群眾的生活環境和農村地區的發展環境。農村公路工作中,我們結合鎮域特點,推進農村公路與沿線配套設施、產業園區、旅游景區等一體建設,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一是規劃美麗樣板路。將“四好農村路”建設與特色小鎮、美麗鄉村、生態產業等統籌推進,高標準規劃建設了蓮青山示范樣板區、秀美荊河兩岸、古薛官橋、薛河梨鄉等一大批美麗農村路,推進沿線美麗鄉村、人文景點一體化建設,實現優勢資源串點成片,助力構建“山青、水秀、林茂、岸綠、田沃、湖美、城靚”的生態格局,農路變成景點、農區變成了景區。

      二是打造富民產業路。因地制宜整合生態、文化、產業等資源優勢,協助鎮街建設了“山水東郭”“古薛官橋”“薛河梨鄉”“和美大塢”“微湖漁家”等13個“創新引領鄉村振興示范區和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踐行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理念,通過農產品基地周邊路網改造提升,建設“產業路”,打通“致富路”,有力促進了界河馬鈴薯生產、龍陽綠蘿卜培育、姜屯草莓種植、濱湖漁產養殖等產業發展,帶動發展了一批果蔬采摘園、專業合作社,培育了鄉村旅游、休閑農業、文化體驗、健康養老、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增強了鎮域經濟活力,帶動了農民就業,促進了農民致富、集體增收。

      三是建設精品示范路。打通斷頭路,拓寬瓶頸路,進一步提高農村公路通達能力。新建道路寬度均達到6米以上,縣鄉公路結構層不低于兩層,村級公路路面結構層厚度不低于32厘米,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探索農村公路“白改黑”技術,適應農村公路重載交通不斷增加的需求。堅持道路、路肩、綠化、排水、安防、公交站點、文化驛站“七個同步建設”,高標準打造精品示范線路,形成“一路一特色、一路一風景”。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通過“農村公路+美麗鄉村”打造鄉鎮示范樣板區,通過“農村公路+鄉村振興”推進通村通戶道路硬化,通過“農村公路+黨建示范”引領美麗公路創建,全力推出一批精品項目,展現“農村公路+”產業優勢,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姚方超:我簡要向大家介紹一下今年農村公路項目進展情況:

      一是蓮微綠道旅游公路加速建設。今年,我們圍繞“北部山水田園風光旅游帶”,重點實施了蓮微綠道旅游公路建設。該項目起點位于蓮青山旅游風景區,終點位于微山湖紅荷濕地景區,貫通東西,山水相連。主線全長約57.8公里,途經東郭、龍陽、界河、大塢、濱湖5個鎮,估算總投資4億元。此外還包含3條支線:支線1連接省道313,全長約9.5公里;支線2連接界河魯班公園,全長約5.1公里;支線3連接龍嶺路,全長約7.9公里。項目以“蓮微綠道、善行天下”為主題,融合文化旅游、生態田園、美麗鄉村等元素,改造8個路段共34.3公里,新建上跨京滬鐵路和國道104公路橋1座,與京滬鐵路交叉位置采用2×75米橋梁跨越(轉體施工),與國道104交叉位置采用45米簡支鋼混組合梁跨越。其余路段以景觀提升為主,按照“點、線、面”三個層次,打造32個道路節點,其中公路驛站6個、休憩區6個、觀景臺5個、界碑4處、景觀小品11個。

      目前,東郭鎮、濱湖鎮等區域已基本建成,其余路段正加快實施。該項目已列為山東省五大旅游交通廊道“魯風運河”通景公路,建成后將與棗菏高速相得益彰,在我市北部形成“高速公路+旅游公路”雙線通道,進一步促進農村公路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全面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二是通村通戶道路提檔升級。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我市制定印發《滕州市農村通村通戶道路硬化提升行動方案(2024—2025年)》,其中2024年計劃新改建通村道路98公里、硬化提升通戶道路100公里。在具體推進中,我局指導鎮街綜合考慮村居建設、村內路網、土地指標和資金來源等因素,科學編制道路建設計劃。同時持續規范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實行“專業設計、專業監理、專業驗收”模式,進一步完善計劃管理、質量監督、建設市場監管、交(竣)工驗收體系,全面提升農村公路建設品質。截至目前,各鎮街正穩步推進項目實施,已完成通村道路28.1公里,通戶道路30.6公里。

      下一步,我們將對照任務目標,科學組織、加強指導、統籌推進,全面加快通村通戶道路硬化建設進度,確保按期完成各項建設任務。

      楊斌:交通運輸部提出:要實施好新一輪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持續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按照省交通運輸廳“四好農村路”擴面提標的建設目標,農村公路提質增效、旅游公路建設是我市下一步工作的著力點。

      一是持續優化路網結構。按照省交通運輸廳要求,2025年底要全面消除差等路,建制村實現6米以上雙車道公路通達。盡管滕州農村公路通達里程、技術標準、服務能力均處在全省縣級單位前列,但也要看到差距,全市村級公路還有34公里差等路和237公里次差路影響群眾出行,需要落實修復性養護措施,科學推進農村公路大中修。我局將有序推進“四好農村路”提質增效,重點實施“4米”改“6米”村級公路改造,推動建制村逐步實現雙車道公路通達,打造鄉村振興交通樣板。

      二是加快建設任務落實。我們將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兩環兩連六站場”重大交通項目部署,重點抓好龍嶺路西延工程和蓮微綠道旅游公路建設,實施通村通戶道路建設,指導鎮街年內完成98公里通村道路提升、100公里通戶道路硬化任務。同時,抓好4條縣道大修和13座危橋改造,解決好群眾反映突出的路面損害嚴重、危橋影響出行安全等民生問題,促進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

      三是爭創“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對照創建標準,深挖路衍經濟,展示滕州品牌,積極梳理“四好農村路”創建資料,力爭2025年成功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持續擴大“農村公路+”應用場景,依托古薛河、古梨園、蓮青山、龍山龍湖、紅荷濕地等資源稟賦,圍繞鄉鎮優勢產業布局,結合全市6個鄉村振興示范區、7個鄉村振興銜接推進區建設,精心謀劃推出一批精品農村公路項目,充分發揮農村公路對鄉村振興的帶動作用,助力實現農業強、農業美、農業富的目標。

      友情鏈接:
      Copyright @ 2000-2018 Tengzhou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滕州市委、滕州市人民政府版權所有 魯ICP備12014628號 政府網站標識碼:3704810032
      主辦:滕州市大數據中心 Tel:0632-5888998 E-mail:tzxxh638@zz.shandong.cn
      360網站安全檢測平臺 魯公網安備 37048102000005號
      久久网视频中文字幕综合_亚洲五月天激情在线观看_亚洲欧美综合在线精品_亚洲成av人最新地堂无码